“聚沙成塔,炼沙成金”主题师生集体拓展活动

      5月19日上午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全体师生前往怀柔区石门山,开展“聚沙成塔,炼沙成金”主题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强调在“感受”中学习,通过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拓展活动中,同学们能够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让同学们在“玩”中“学”。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增强集体凝聚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激发个人潜能,促进同学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同学们的责任感,实现活动育人的效果。让我们一起看看拓展活动中学生们的表现吧!

 

 

 

 

 

 

初一年级    

      初一年级的拓展活动,以闯关形式展开。从神笔马良到合力筑塔再到破解密码定向越野层出不穷的任务让同学们在一次次的挑战中不断突破自我,凝聚团队力量。

 
 
 

小组协作——神笔马良

      八人协作,拉绳控制,有屏息凝神,有淡定指挥。一队队小组控制着神笔写下对自己学业的期许“天天向上”。

 

 

 

 

 

 

 

 

小组协作——合力筑塔

      有了神笔马良活动的经验,各个小组对合力筑塔任务信心满满,但在真正实践时才发现,看上去雷同的挑战实则需要不一样的智慧。“合力筑塔”项目,除了需要很强的控制能力外更需要足够的耐心,动辄倒塌的高塔一次次打磨团队的配合。在不断的尝试与摸索中,团队的默契度在逐渐提升,凝聚力在逐渐加强。

 

 

 

 

 

 

 

 

 

 

      通过拓展项目,同学们走出校园,在户外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让同学们领悟到到“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活动虽已结束,但同学们会带着拓展闯关中形成的团体智慧,合作协同,克服前行路上的重重艰难,一起“聚沙成塔,炼沙成金”!

 

 

高一年级    

      踏着泥土和迎着细雨,高一同学们体验了一次不一样的“户外体育课”。从个人潜能激发到小组团队合作,再到班集体内部协作,同学们经历了从个体蜕变到集体提升的整个过程。

 

 

 

 

 

 

个人潜能激发——高空断桥

       当双脚踏上断桥的时候,狭窄摇晃的桥面无限放大了恐惧感。但在桥下同学的鼓励与激励声中,每位同学都激发出了自己的潜能,勇敢地越过断桥。这种心理承受的极限让他们体验到了自己可以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存在的价值。

 

 

 

 

 

 

 

 

 

 

小组团队协作——信任背摔

      如何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通过背摔过程,同学们可以体验到来自团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局面,同时相信其他成员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并取得成功。这样的体验能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充分信任、相互依赖”是团队成功的重要基石。

 

 

 

 

 

 

小组团队协作——“盲人摸像”

      在黑暗环境下,团队如何完成挑战?聪明的同学们很快摸索出了报数、找直角、测量间距等方法,成功完成了挑战。当大家摘下眼罩的那一刻,不仅感受到了重见光明和完成挑战的欣喜,还明白了团队的成功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和有效的沟通。

 

 

 

 

 

 

班集体协作提升——逃生墙

      一个班级,40余人,限时30分钟,需要翻越4米高的墙。每个团队都经历了从感觉无法完成挑战到顺利完成挑战的心理飞跃。不论是在墙底承担“地基”任务的同学,还是最先爬上去用“生死扣”将同伴拉过墙顶的同学,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了困难。辛苦的汗水和手臂颈肩的酸痛,在团队的飞跃逃生墙后化作了欢呼声。逃生墙的另一端,是一个真正的集体,一个真正的团队。

 

 

 

 

 

 

 

 

 

 

 

 

 

 

 

 

      师生拓展活动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团队,通过各种挑战和团队合作,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和团队成员。大家学会了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在活动的最后,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拿起画笔,在印有“一起创未来”的条幅上共同描绘了实验顺义的美好未来。今年九月开学前,实验顺义即将迁回后沙峪校址。这次搬迁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转移,更是一次对师生团队的考验。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实验顺义的全体师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共创出实验顺义美好的明天!

 

 

 

 

 

 

 

撰稿 | 初一年级、靳思博

审阅 | 段伟伟、王国庆

摄影 | 徐意桥

编辑 | 袁鑫萍、赵玥、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