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诞生记(三)

北师大实验顺义

学校诞生记(三)

 

实验顺义学校第一学年借址办学的板桥校区距离后沙峪约19公里,但孩子们依然选择了我们的学校。杨文芝校长说,是家长们的信任托举起来了这所崭新的学校。在新学校诞生的日子里,发生了很多有趣而难忘故事。

 

✦ 我拿到了第一份录取通知书 ✦ 

杜佳美

老师双手递出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

小学毕业的时候,听爸爸妈妈说顺义区新增加一所优质中学,就在我家附近。妈妈说,北师大实验中学顺义学校是一个尊重每个同学个性和爱好的学校。这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实验顺义。

第一年只招生80人,当我在网站上看到我被录取的消息时,那一刻我非常激动。我期盼着快点领到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那是阳光明媚一天,我早上7:30就到学校门口等待了。我幸运地成为了第一个领取录取通知书的人。

板桥校区入学后,我觉得实验学校氛围非常好,同学之间关系和谐,互相帮助。老师教学专业,负责。课下老师更像我们的朋友,倾听我们的需求,陪伴我们成长。

住宿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生活方面不是很适应。学校的宿管阿姨非常关心我们,帮我们解决生活上的难处,缝缝补补。值班老师常常和我们聊天,晚上来宿舍看我们。开心度过住宿时光,我们也就没有那么容易想家了。

初中的学习和小学有很大变化,科目突然增多。我没有办法完全跟上学习进度,老师们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情况,牺牲中午休息时间为我们答疑解惑,想各种办法让同学们完全跟上学习进度。老师会了解同学们掌握的情况,调整教学进度,上课讲解家庭作业重点难点以及易错题。

2022年杨文芝校长和杜佳美及家长合影

实验顺义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是一个登机牌,取一起向未来之意

还有一件神奇的事,语文刘老师让我在板桥校区学习期间又燃起了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是我的短板学科,一直不喜欢学习死记硬背的课程,有抵触情绪,为了考出理想的成绩就要付出很多精力。

刘老师上课风趣,会结合历史事件,让我生动地了解古诗、文言文、作者生平经历,可以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不需要死记硬背。背诵古诗利用情节、事情的发展顺序,理解以后轻松快捷背诵默写。现在我非常喜欢上语文课。在板桥校区学习期间,我还参加了学校的啦啦操队,和吕老师、同学们相处得非常开心。这让我的性格更加开朗。体育小中考我取得了满分。我们的啦啦操队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啦啦操比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我在学校学习两年了,我越来越喜欢我们学校做“四会自主未来人”的育人目标,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具有自主担当、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精神。我相信,我可以成为迎接未来挑战和创新智慧的时代新人。

 

✦ 实验精神我当亲历实践 ✦ 

李建勋

实验顺义是我的第一志愿。心中惶然,唯恐落榜。当我在网上查到录取信息的时候,欢欣雀跃,万分激动。然后就是盼着通知书,左盼右盼。当我拿到快递时,心中有了一个预感,绝对是我的录取通知书。我正衣襟,擦两手,无比兴奋地打开快递,果然是我的录取通知书。此刻的我,如获至宝。通知书上的文字,新颖的编排,亲切的口吻,令人心生向往。同时我也对未来高中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憧憬和信心。

入学后的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想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因为这里有太多新奇的事物了。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生动有趣的课堂还有毫无代沟的老师们。尤其是学校的育人目标更是令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教育。我为我是实验顺义的学生感到无比的自豪。

但高中生活并不顺利。高一下学期的生物期末考试,我发挥失常,未取得预期成绩。为此,我难抑情绪,羞愧痛哭。我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揪头发,痛恨蠢笨的自己。此时,我的生物学科段老师来到我的身边,从理想到现实,再到学习的艰辛与未来的生活,深入浅出的话语给了我继续学习的动力。由此我便坚定地选择了生物,并在之后成绩名列前茅。

开学后不久,学校组织我们到实验中学本部参加交流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震撼。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到了自己和本部更高水平的人的差距。此后,我希望能够从我做起,努力学习,缩短与本部同学的差距,为实验顺义的发展尽一份力。交流之后,我参加了学生会主席的竞选。

“让学生在顺性发展中找到个人之于国家、社会的意义感,并为之不懈奋斗”,这是学校的教育理念。“求真、务实、守正、拓新、包容、担当”的实验精神,令人深感使命与担当。我立志能深悟、能践行、能传承,并且赋予它新的内涵。

 

✦ 19公里之外的信任 ✦ 

刘鑫扬家长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孩子已经读高二了,回想高中这两年时间,我感觉孩子的变化真的不少。以前出去旅游,旅行箱都是父母收拾,现在不用了。

从衣服到用品他都会想得很周到,自己整理行李箱。有次我跟孩子聊到了刚入高一的那一年,我问他,你觉得现在的学校好,还是以前那个好。他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现在的好了!以前那个食堂的饭菜没有现在的种类多,味道也没有现在的好;操场没有现在的大,宿舍没有现在的舒适;现在的校园,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甜的”。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我也笑了,我对他说:“儿子,你有这种感觉非常好,如果没有当初的艰苦条件,哪来的现在的鲜明对比呢?”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能在小的时候吃点苦,受点累,那是多么宝贵的经历啊!能在逆境中生活,不受外界条件的干扰专心学习,是现在的孩子最需要的。

作为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及家长,我们非常幸运,见证了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相信我们选择的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未来一定会更好,学校的配套设施更完备,从这里走出来的将会是一批批栋梁之才。

 

✦ 我选择鼓励孩子多元发展的实验顺义 ✦ 

乔雪儿家长

尽管学校是首届办学,但是学校对于学生们的需求都并不含糊,并且尽己所能的为学生提供帮助。实验室、操场、篮球场和美体课程的教具都配备得非常齐全。我最大的感受是,学校不局限于一味地刷题学习,而是鼓励同学们多元发展,在孩子感兴趣的领域为其提供支持和引导。此外,学校的特色活动都特别受孩子们喜欢,例如服装设计、分子生物实验选修课,攀岩徒步课外活动等。在板桥借址的这一年,面对学校有限的办学条件,是他们的教育理念让我们选择信任实验顺义。

虽然学校是借址办学,但是学校对于教学的理念没有改变,对教学过程也没有松懈,并且尽最大努力开展多样化的课程。

从家长的视角,可以看到老师的用心和辛苦。“家校一体”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和家长之间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对于孩子的教育意义深远。学校采纳家长们建议的同时,也采取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在借址的一年中尽所有努力帮助孩子们争取好的学习环境,我们都看在眼里。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对学校给予相应的支持和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期望实验顺义在未来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学习环境。期望孩子们在探索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秉行知行合一的理念,让孩子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以此更加乐于学习。

 

✦ 班级承办制里的“四有”实践 ✦ 

2023年4月,实验顺义2022届初一3班接受了一项特别任务——承办期中表彰会。此次活动在班主任郑璧昀老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能力、爱好等因素,踊跃报名,迅速建立了工作团队。会务统筹、主持、PPT制作及放映、奖品整理、奖状书写、摄影、礼仪等各项工作都落实到个人。由于当时初一3班有大部分同学住校,各工作人员需要合理调配工作时间。白天,走读的主持人练习台词,不断磨合。晚上,走读的PPT制作员回家用电脑做PPT。住宿的同学加入整理奖品的队伍中,还带动了别班的孩子加入工作。

会务秘书张涵雅与主持人杜一诺、于子越练习主持

 

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活动现场井然有序。经此一战,初一3班的同学收获了承办活动的快乐,更能体会承办活动的不易,还增进了同伴间的友谊。

班级承办制源于实验中学,其目的是加强班级中的团队协作,促进交流沟通。实验顺义在开办之初就用班级承办制助力学生落实“四会”目标,成为真正的“四会自主未来人”。

张子悦、王雨辰、徐子越(4 班)整理奖品

 

初一年级期中表彰之后,接下来是高一年期中表彰会。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不负韶华,砥砺奋进”,表彰会是由高一1班同学承办的。奖项来自全班创意:从语文学科的“文采斐然奖”到地理学科的“手握星辰奖”,从生物学科的“孟德尔亲传豌豆奖”到优秀个人的“六边形战士奖”,还有别出心裁的教师奖。

高一1班承办的期中表彰会“不负韶华,砥砺奋进”

 

他们为老师们设置了“青春合伙人”奖,借以表达同学们对老师的感谢和敬意。在致辞里,他们这样写到:老师,是青春最好的合伙人。青春不能行差步错,人生不能行差步错。老师就像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带领我们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 中秋雅集,诗意的坚持✦ 

明月皎皎照轩窗,揽月入怀心自宽。“‘轩’指高大的、带窗子的房子,我们楼顶有一个圆圆的洞,这个洞就像月亮。做中秋雅集的地方就像这两栋楼抱着月亮,于是起名叫揽月轩。”刘择琴老师这样介绍中秋雅集举办地“揽月轩”名字的由来。

语文组刘择琴老师(右)和祁晓辉老师(左)

 

中秋雅集已经成为实验顺义中学的一大传统活动,还有了专属举办地,但第一届中秋雅集的举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第一届的中秋雅集节目单中有话剧、唱歌、舞蹈、诗词吟唱等多彩多样的形式。排练的过程别提有多艰苦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在表演前几天彩排时发现不尽如人意,大家都十分慌乱。但迫于已经宣发的压力,必须在表演当天拿出质量好的节目,于是各位老师与同学们立即连夜修改。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其实更加辛苦,既要兼顾学习,又要兼顾活动。但是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最后共同合作出质量高、氛围好的中秋雅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叫宋新宇的同学,他会跳舞,所以在其他节目都得老师手把手教的情况下,他的节目我们一点没操心。他还特别热情领唱刘星老师亲自指挥的《水调歌头》,指挥了三班负责的小话剧。” 刘老师与祁老师向我们详细地述说了第一届中秋雅集的筹备过程。她们心疼又骄傲地为大家介绍同学们的付出与成果。我想这正是老师们教育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刘老师说,“‘尊重’这个词是实验中学最突出的教学理念。我们学校的理念是培养四会自主未来人。而我认为其最突出的理念是对人的尊重,无论是对老师,对学生,对员工,包括保洁、保安,我们都给予对他们人的尊重。我给足我的孩子们信任,相信他们可以自主、自立。这里的语文教学和本部的实践方法完全相同,事实证明这个方法也是可行的”。

在此压力环境下,语文组的老师们依然坚持为同学们提供浪漫诗意的活动。谈起从过去到现在对自身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的时侯,因为教学时长的不同,两位老师提供了两种视角下的回答。

青年教师祁晓辉提出对自身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对语文教学方式的开拓与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比较特殊,当每篇课文讲第二遍的时候,它又是一篇新的课文,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文本与课外资料,增加积累。这样的挑战我认为还是很大的”。而有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刘老师则认为目前她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带好她的徒弟们,等退休时给实验顺义留下一个非常强大的语文组。“爱之子为其计之远”,这不仅仅是刘老师对同学们的爱,更是作为一个老教师对新教师的扶持与帮助。

 

✦ 独一无二的体育节 ✦ 

体育节上阳光下奔跑的少年们,挥洒着汗水,脸上洋溢着笑容。这就是体育组的老师们最希望看到的画面。尽管在板桥借址的那一年,体育硬件设施的不齐全导致了体育教学与体育节举办的困难。但体育组的老师们迎难而上,以“化整为零”的教学方法展开小场地教学和全体体育教师集体教学。

体育组唐晓雯老师(右)和吕红丽老师(左)

 

“绞尽脑汁地举办了体育节。给老师,同学们带去了体育运动独特的快乐”。体育组的唐晓雯老师回忆起板桥的体育节,用了“一穷二白”这个词。老师们因地制宜,用木棍和垫子为在板桥读书的同学们搭建了独一无二的体育节。

“我们实验顺义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四会自主未来人。我们在四会的基础上,更要去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上,我们老师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同学们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体育组的老师们同样要思考怎样落实培养未来人的教学理念,把教学经验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以每周的学生竞赛为例,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参与竞赛,其中人员包括筹备经理、领队、教练。除了运动员以外,学生还担任裁判员、志愿者等。总而言之,每周的学生体育竞赛中大多数角色都是由他们来承担,体育老师只是起到场外指导以及大方向的把握的作用。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体育组老师们期望能带给同学们不一样的收获。

我们不光要锻炼学生生活上的自主,也更促进精神上的自主。一次偶然的机会,吕红丽老师在实验顺义担任了外聘的啦啦操教师。教学两年后,吕老师被实验中学的教育风格和教育理念深深地吸引住了,包括对学生的生活与精神上的自主培养,老教师对新教师的引导与培养等。实验学校的每一处都充满着温暖的人文关怀,这让她坚定地选择了留在实验顺义。她现在思考的是,怎么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智慧化体育课体验。

 

✦ 借场地也要办合唱节✦ 

在板桥借址办学的那一年,没有乐器、没有固定上课场地等等限制条件对于梁老师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回望过去,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她与艺术老师们一起为教学用的乐器、场地、学具、活动经费等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的那段时光,是最令她难忘的。

艺术组梁露老师

 

借址办学,意味着两家学校需要共用有限的艺术教室和场馆。而实验顺义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哪怕在办学第一年,学校都努力开设了丰富的艺术类课程和活动。梁老师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她的走班课——音乐减压课不仅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室,甚至连一个可以固定使用的教室都没有!他们像游击队一样,四处上课,有时在行政楼会议室,有时借用兄弟学校的教室,有时在没有桌椅和任何设备的教室带着学生们坐在蒲团上上课。甚至有很多次在学校食堂上课……没有音箱,自己带蓝牙音响。没有黑板,从学校各处借了显示器搬过去。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说这是一门有收获的课程,因为他们第一次从音乐课中学到了用艺术的方式来纾解压力。

2023 年 5 月 23 日,第一届合唱节闭幕式上学校合唱团的表演

 

虽然借址办学条件有限,但学校仍然坚持举办全员合唱节。梁老师认为,与她过往的大型艺术活动经验不同,“学校的艺术活动是面向学生的,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节目的艺术水准,更需要考虑学生能从这些艺术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美好,获得个人的成长。

梁老师为学校合唱节邀请了六位来自国内外教育、科学、艺术、医学行业的顶级专家为学生们录制了视频。专家们的倾情助力从各个科学领域视角来透视合唱活动,为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考,激发了对合唱的兴趣。合唱节帮助孩子们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学生们纷纷记录当中的收获和感触,真正实现了艺术润心,文化育人。

 

✦ 变废为宝的物理实验课 ✦ 

茶叶盒、大盒子、小盒子、篮球……这些边角料在物理老师的手里,都能“变废为宝”,成为物理课上的教具。在大箱子里“寻宝”,在操场上观望,东借一点,西借一点,这样一次次实验展示便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带领学生探索物理奥秘,领悟科学精神的道路上,翁老师躬耕不辍。

物理组翁豪英老师

 

“我始终认为物理教育的魂其实就是在物理实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学校的翁老师这样说道。回忆起学校在板桥借址办学的那一年,在翁老师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便是关于物理实验课的准备与设计。在板桥借址办学的那一年,受环境、设施等方面的条件限制,翁老师本可以选择照本宣科,让学生多做题,多看视频等教学方式。但是翁老师并没有这样做。“我认为在做实验的时候,其实不仅是在给学生展示物理现象,更重要的是把整个物理的发展史,还有先驱的智慧与努力展现给学生。”在翁老师的眼里,不让学生做实验,只是看实验视频和看课本题目,和不出去旅游看别人的风景照片是一样的道理。只有真正地让学生动手参与进来,才能让他们真正感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问题与困难,思索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

“我重视实验并不是为了应付高考。我们学校的理念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会做题的机器。”翁老师认为,物理课不仅仅是实验课、科学课,也是思想课。

在实验中学顺义学校的物理课上,老师向学生们传授的不只是物理科学的知识,还有科学发展史中的人文素养、求真精神等。科学与人文相碰撞,做真正的教育,以基础学科之基,育未来自主之人。

从板桥到后沙峪,从过去到现在,展望未来,翁老师也有自己所面临的挑战——不断适应学生基础的变化,因材施教,跨学科融合思考,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变的是与学校核心精神理念紧紧相扣的育人之心。

 

✦ 孩子们也在为我赋能 ✦ 

“以辩证的思维、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求证问题,认识世界。”这是徐雁芬老师每一次给孩子们上第一堂历史课时都会提到的一句话,不仅是为了教导孩子们为什么要学历史,更是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他们。

历史组徐雁芬老师

今年已经是徐老师来到实验顺义学校的第四个年头了。说起在这四年教学生涯印象最深刻的事,徐老师还是会笑眯眯地回想起在板桥那年同学们给予了她在教学上和生活上的鼓励与安慰,“孩子们课上课下给予我积极的反馈真的让我觉得受到了很大的宽慰与鼓励,这让我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包括在生活上,那年我压力确实还挺大的。但孩子们就会在下课的时候,偷偷在我办公桌上放两块糖或是给我一些解压的小玩具,说老师你心情要好起来,这给予我很大的安慰和鼓励。”师生之间这样真挚的情感,支撑着徐老师一年又一年,从跟岗实习到成为历史任课教师,从一人教学两个年级到即将陪他们进入初高三毕业年级。徐老师始终相信,教学基本功固然重要,但优秀的师德才是成为好老师的第一步。于是徐老师在一人教授两个年级的情况下,依然撰写同学们为她赋能的小故事并参加征文比赛,将真挚又感动人的师生情变成字符跃然纸上,将实验顺义学校的故事与精神传扬四方。

在板桥借址办学期间,教学环境无比艰难,徐老师原本期望的实地历史教学变成一大困难。面对这样的困难,徐老师回答道,“我们也是想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说尽量给孩子们挖掘一些数字资源,包括秦始皇陵、国务院、故宫博物院等,这些历史资源都有线上云观赏的项目。我们就会上课前把线上云观赏打开,伴随着音乐,孩子们可以线上看到真实的历史,视角还可以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可以按照由远及近或由静至动的顺序,让孩子们感受到历史建筑的魅力与朝代的变迁。”

科技改变了教育的形态,让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徐老师期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时刻践行实验顺义学校的教学理念:培养四会自主未来人,使学生能力素养得到提升,致力于让学生“会求知”,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如何拥有历史思维,如何用历史思维去解决问题并且学会如何思考人生等。

结语

随着新学校的诞生,我们看到了校园内楼宇林立、绿树红墙,听到了教室内的书声朗朗。也许您还关心孩子们如何成长以及发展的可能性。下期我们将从课程角度向大家做深度介绍,敬请期待。

 

 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诞生记

撰稿:张钊   编辑:李俊妍

初审:王韬   终审:杨文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