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 诞生记(一)

北师大实验顺义

学校诞生记(一)

 

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于2022年宣告成立,借址板桥一年后入驻后沙峪新址。近两年的励精图治,人丁愈加兴旺。他们演绎了怎样的“诞生”故事?我们将为大家做连续介绍。本期内容为三位校长访谈录,展现了实验顺义学校的建成历程。

 

1

实验顺义学校是您做校长时谋划布局的一所“市管区办”合作办学的全日制完中。这在北京教育界也是一次创新,您当时为什么会想要办这样一所学校?

蔡晓东:当时的大背景是北京市鼓励名校到城乡结合部及远郊区县去办学,意图是使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市辐射。北京有十几所名校积极响应,实验中学也是责无旁贷。

2

实验顺义学校是您和老师们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一起设计规划的。这所学校在布局和设施上有哪些创新?

蔡晓东:对我们来说,来顺义办学不是一项普通的任务,我们希望办一所像实验中学这样高品质的学校,50 年不落后!所以在建筑设计、选址、投入等方面都花了很大的心思。我们请了清华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实验中学“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中心”成为了核心的设计理念。设计融进大量的科技元素,强调绿色环保,打造舒适的文化环境。我们坚持要用较高基建标准来保证较高学校品质,为先进办学理念的实现预留空间。为此我们与设计方、施工方、上级领导进行大量、细致、艰苦的沟通,包括工程造价、占地面积、整体协调、细节设计等。你会看到教学楼内教室空间相对宽敞,楼道留有空间,供学生活动。校园里只要有台阶的地方,都会辟出学生活动空间,充分利用自然光以体现环保概念;高品质塑胶跑道以保障学生健康;数量充足的功能教室,例如音乐、美术、劳技的专用教室,科技创新的实验室、260 平米小剧场等等,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体育场馆设施更是充足齐全。学校占地 170 亩,为后续发展保证了空间。我深知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什么,一个名校的建设需要什么。我在实验中学工作了 40 年,对顺义学校整体的设计深受实验中学影响。我期待着一所名校在顺义诞生。

3

在整个实验顺义的实施过程中,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哪些?对于您的校长生涯有什么特别意义?

蔡晓东:我常感慨于实验中学逼仄的操场2000多个孩子摩肩接踵,这哪像个名校的样子!而我们为顺义学校争取了 170 亩!在地价不菲的后沙峪实属难得,奢侈,然而也正是因此给学校将来的发展预留空间,包括学生公寓,老师公寓和其他配套的服务设施。

我从教 40 余年,论出校门办学我就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实验顺义学校设计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实验中学当校长,你只要懂教育、全心投入、创造性开展工作就够了。跨区域办学需要校长懂得协调,还要懂点建筑,懂点规划,完全超出我作为校长认知的边界。我才体会到办一所学校真的不容易,然而也颇有收获。

4

您希望实验顺义未来在区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蔡晓东:我跟杨校长说,你们过来不仅仅办普通的学校,要办一个像实验中学这样的学校。虽然这要经过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但它却承载着我的期待。学校要不断进步,过两三年就要搞出一些动静来,5-7年一个轮次,使北师大实验中学顺义学校成为顺义的一张名片,为顺义区基础教育发展做出贡献,也是对国家的贡献。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现已初具规模,包括十几所学校。实验顺义学校的特点是从零做起:新学校、新老师、新学生。学校领导要有继承实验中学传统的意识,同时又要具有创新勇气。它将成为集团内这一类型学校建设的典范。

5

一所新学校的办学理念要落实到课程中。您觉得在新学校要如何在实验原有优秀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要求,打造一个新的课程体系?

蔡晓东: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的几乎全部内容都要通过课程去实现。我这里说的是大课程的概念。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事关学校能否发展到高端,事关学生发展的方向、规格与水平。构建课程体系第一个要义不是设什么课,而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实验中学忠实执行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和选择性必修课要求,开发了大量校本选修课、专修课、综合实践类的活动课,构成板块有机结合,构成较为完整,完善的课程体系。它延续百年,迭代更新,成为实验中学历史上沉积下来的“好东西”。我希望在这个学校能够有所延伸,也有所迭代创新。顺义学校地处乡村,这里的孩子有什么特点?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可能性在哪里?该怎么因地制宜地去培养?怎么利用这里的资源?怎样实现教育公平?这些问题要研究,要回答。学校要为农村的孩子开发好的课程,培训好的师资,建设好的学校。可见的目标是什么?2035 年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人才、身心健康,幸福地生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想的。课程建设与完善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慢慢积累,不断丰富。几十年以后,一个科学完善的课程结构将成为学校最宝贵的文化成果。

 

1

作为北师大实验中学校长,同时也是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的总负责人,您承办顺义学校的初衷是什么?

李晓辉:北师大实验中学顺义学校于2023年9月刚刚在新的校区正式开班上课,但学校的筹备却已经历了很长时间。这所学校最初建设是在我的前任蔡晓东校长那个时期确定的。当时我们达成的共识是,既把它当作一个要完成的任务,又当成是一个主动的行为,作为。所谓任务,是指在当时国家层面的教育均衡发展的大的背景下,希望城乡之间能手拉手共建学校。当时蔡校长就和顺义区政府决定在顺义建一所新学校,也就是北师大实验中学顺义学校。对实验中学领导班子来说,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具体行动。显然这种任务跟大的背景是符合的,所谓大背景就是指教育均衡。

所谓主动作为就是实验中学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但他不应成为象牙塔,应该通过我们主动的作为,使其惠及更多的百姓。作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的总的负责人,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建设现代化强国,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高素质的人口。实验中学作为集团总校,我们的使命有二,一个叫促进优质均衡,一个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承办顺义学校首先要解决的范式迁移里的守正创新就是优质均衡的问题。当然在这个基础之上也可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努力。这是实验中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承担党和国家任务的表现。

2

作为一个教育集团,本校实验中学和实验顺义学校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李晓辉: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下属集团校已经有不少所。其中实验中学分校,实验二龙路中学地理位置与实验中学非常接近。这三所学校已经完全实现了一体化管理。顺义学校等其他学校是独立办学单位。作为一个独立办学单位意味着这几所学校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是独立的,具有完全的办学自主权。那么作为成员校的顺义学校跟作为核心校的实验中学具有怎样的关系?我们是把实验中学的办学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转化到这所学校当中去,也可以说它是脱胎于实验中学的文化。概言之,二者之间应该是相互独立又是共同成长的关系。

3

实验中学的办学范式备受瞩目,顺义学校把“范式迁移”作为自己办学的原则和使命,对此您怎么看?

李晓辉:顺义学校应该说在这个方面抓的还是非常准的。前面我们所提到过实验中学顺义学校是个独立的学校,那么实验中学对它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把实验中学的这样一个学校范式迁移到了顺义学校里面去。那么对于范式,我们实验中学的这个团队会讲范式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叫前范式阶段或者前模式化阶段,第二个叫模式化阶段,第三个叫去模式化阶段。所谓前模式化阶段是凭个人或凭学校的经验来办学。虽然个人或集体的经验可以非常成熟,但它并没有把转化成为一个模式。所以模式化阶段,即形成模式的阶段,要把它转化成为模式。

我们觉得它最起码应该要具备两个特征,第一作为模式,你的做法应该是符合规律的。实验中学前任校长蔡校长讲“两真教育”中的真教育就是按照教育规律做教育。模式应该是符合规律的。不符合规律,你违背规律做事情,就会出现问题。第二,模式它不但是符合规律的,它还应该是一套操作方案,所以它才可能会迁移。第三个阶段叫去模式化阶段。为什么要有去模式化阶段呢?因为每一个模式的形成既限于个体的认识,同时也限于当时的客观的条件。所有的条件都是变化的,实验中学本身也是变化的。当实验在顺义办一所学校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实验中学原有的社会条件,这个时候需要结合顺义的实际特点来办学。要运用实验中学已经形成的办学的基本方案,但同时也要结合顺义的具体情况,要把它本土化。所以这是个去模式化的过程。

4

实验中学百年历史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理念,您最希望顺义学校能够传承的实验中学的理念,传统有什么?

李晓辉:实验中学是一所有悠久历史,活力十足的学校。在 2017 年实验中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们组织师生校友讨论实验中学的文化传承。我们总结出来六个词: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包容、担当。这六个词概括了实验中学最核心的文化。它是实验中学有着悠久历史却依然保持青春活力的根本原因。我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叫求真。怎么理解这个“真”字呢?最简单理解就是“真理”。教育的真理是什么?就是规律。微观上讲,包括教学规律、教育规律、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我们告诫自己,我们办的教育应该是符合规律的教育,符合规律才能是高效的。学生才能在这所学校里更好地成长。那么从文化层面讲求真是个什么概念?比如说要有问题意识,还要有批判性思维,要有质疑。质疑什么?质疑我们的做法,已经形成习惯的做法是不是真的符合规律。一所学校,它能够在不同的时期都能处于引领性地位,它就要有强的改革创新意识,保有对周围的环境变化的敏感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第二个例子是创新。当你发现了新变化,或者你发现自己本身已经存在问题的时候,你要怎么办?你就要变化,所谓变化就是对原有模式的突破。基于这样的考虑,求真和创新就成了实验中学最核心的文化。北师大实验中学叫“实验”中学,不单纯的是字面上的意思,它包含求真与创新之意。作为一所集团校讲范式迁移,内涵包括守正创新。守正就是传承。一所集团校在最开始的时候,按实验中学的范式办学,两个最重要的基因要继承下去,一个求真,一个创新。然后力求成为一个独立的、有青春活力的的一所学校。不是说把所有的学校都办成实验中学,而是办成一个跟实验中学同品质、同文化追求的、高质量的学校。

5

顺义学校建校初期,实验中学派出了领导干部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为什么会有这种安排?

李晓辉:这个范式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那么谁来做这个事情会更加顺畅,高效?我想可能就是实验中学文化形成过程当中亲自参与的人。他可能会有深刻的理解,能更好地迁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在早期办学的时候,顺义学校的整个管理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是以实验中学的原有的老师为主体的。那么这样可以快速准确的把实验中学这样一个范式迁移到我们新的这个学校里面。实际上顺义学校有很多的年轻教师,他们被提前招聘,之后在实验中学这个环境里面浸润式跟岗一至两年的时间。办学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建校初期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希望实验顺义学校能够快速传承实验中学文化,成为一个自主成长,拥有独立文化的学校。教育不同于其他的行业,每个孩子所经历的教育都不可能再重复。学校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孩子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是希望学校的成长过程要加快,使孩子的成长不会因为学校初创的不成熟而受到影响,这是我们做事的初衷。

6

实验中学范式为顺义学校的办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这里您期待的实验顺义学校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呢?

李晓辉:我对此有很高的期待。概括地讲,希望顺义学校既有宏观的创新,也要有微观的创新。

先说这个微观的创新。实验中学构建范式包括学生培养目标体系、与目标体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施的教学体系、课程实施的管理体系、教师队伍的成长体系等等。实验中学一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系统。比如培养目标,我们提的很明确: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人才。全面发展匹配的是国家层面的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验中学的本身的话语叫四会: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这是属于实验中学的。那么实验顺义的语言是什么?

顺义学校自己的话语系统与实验中学理应一脉相承,又发展出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微创新。它会把他们的孩子凝聚到一起。我们知道实验中学所招收的学生地域是北京市中心城区西城区,学校周边是金融街、国家机关、政府机构。而顺义学校属于顺义临湖景区、空港区、高新技术,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所谓“微创新”。你在不断地面对新问题,套用原来的方式会不舒服,不顺畅,你就产生了创新动力。当然还有宏观的创新。首先要搞清楚实验中学和顺义学校的区别是什么。一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特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共同要求。而实验中学“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包容、担当”是相对内隐的,那么它的文化特质是什么?表现是什么?在这里我们提出了“成绩、成人、成才”。为国育才的这个“才”怎么理解?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孩子将来都能对国家民族做出重大贡献。他能够把生活过好,也已经很不容易了。成绩不是最终目的。但在中学阶段,它是“成人”的阶段性指标,它是达成“成人”目标的一部分。实验中学的希望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要升入的本科高校,初中升入普高。顺义学校有自己的校情,应该有自己的目标。要竭尽全力使所有学生能实现他们的理想。高校教育资源有限,“卷”肯定不只是教育的问题,那么教育能够做些什么?我们不会把成绩当作唯一指标。我们经常讲综合性评价,就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评价。我们经常说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同理,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喜欢学校的孩子。孩子喜欢上学,他才可能会接受你的教育。现在教育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极端行为问题,都是因为评价标准过于单一。顺义学校能不能面对整个教育生态,在实验中学范式基础上做出一种独特的思考?实验中学没有把升学率当作唯一目标。我们跟孩子讲,你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怎么表达?这是包括实验中学顺义学校在内所有学校都要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把自己学校纳入顺义的、北京的、乃至全中国的教育生态,我们能做的和必须做的就是创新。这种创新就是所谓相对宏观的。有着实验中学的基础,又有全新格局的样态,这是特别值得期待的。

7

替顺义的学生和家长问一个问题:假如我是实验顺义学校的一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发展,那么我可以有怎样的期待?

李晓辉 : 这几个词特别好,学习、生活、成长、发展。如果进入顺义学校,第一,你会觉得上学不是上培训班更不是集中营(笑)。你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里,包括课后服务,宿舍时光会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阶段,是一种生活方式。学生以学习为主,但是所学的可不只是书本知识,也不止是上课做题。你到了顺义学校会发现,学习还有很多种的学习模式。在学校里面还有跟生活相关的事。例如,通技课你可以缝沙包,这是需要技能的。缝完沙包之后还可以做游戏,同时这也提供了同学之间交往的机会。交往过程当然也是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考试总有名次,有人考第一,也有倒数第一。如果你学科学习能力不强,但你可能动手能力强,其他方面强,你有很多的机会为班级做贡献。所以你会发现这里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你不会因为学习这一件事让自己有过多的困扰。我就一直在想,什么才是一所好学校?好的学校应该是让每个不同特长的孩子都能够找到自己在这个学校学习和生活自信自立的地方。我们关心学生的未来,同样在意学生的当下。当提到全面发展的时候为什么后面还有一个叫学有特长?全面发展容易被大家理解为大家都是一样的平常人。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潜质。如果把每个平常人的一个或几个独特的见识挖掘出来,他就会在平常的基础之上展现出内心的不平常。这种不平常往往是精神世界的,他可以成为特别富足的人,快乐的人。

建设现代化强国两大目标,一个是个人过上美好生活,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也是为了让个人能过上美好生活吗?这就是教育,就是学校里面所需要的。学校是面向未来的,所以学校要保有一定程度的理想,不能为现实所困扰。

 

1

您曾带领实验中学团队获得教育部一等奖,是国内生涯规划的顶尖专家,为什么要在 58 岁时二次创业,开办实验顺义学校?

杨文芝:我从 1985 年起在实验中学工作 38 年,我带领我的团队长期开展生涯教育研究,最终 2018 年获得国家级教育成果一等奖。成果记录了我个人的研究,同时也是实验中学办学范式的组成部分。成果在向全国推广过程中,有些校长反映,由于条件差异自己学校难以复制这一成果。这件事提醒我,需要创造一种教育成果转化的路径,才能让更多孩子受益。这叫做“范式迁移”。生涯教育如此,实验中学办学范式也需要这种迁移。这也许就是我来顺义办学的最初想法。

2

作为实验顺义的创校校长,您心中的“理想学校”是什么样子?您将怎样带领实验顺义成为“理想学校”?

杨文芝:我理想的学校写在了学校五年规划中,是这样表述的:使学校成为学生自主、健康、全面、个性发展的沃土;成为教师自主、安全、卓越、幸福工作和生活的家园;成为数智化、全球化、未来化的学习中心。这里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能自我调节学习压力他们不仅是考生,还能在生活中应用学科知识,找到学习的意义。这里的老师热爱教师职业,更爱学生。学校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智慧学校,是校内外互联的学习中心和知识的转化中心。

3

学校的育人目标除继承实验本校的“四会”外,还增加了“自主未来人”,您能详细解读一下何为“自主未来人”?

杨文芝:“自主”是我们这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所谓自主,第一是有明确目标和主见,独立而不依附他人;它是一种积极的劲头,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的主动;它能让孩子要释放天性,产生内驱力。第二是为目标去不懈努力。“未来人”着眼于社会角色。今天的学生,他们是学生、考生,同时还是儿女、公益人和学校主人等角色。未来,他们将承担更加多元的社会角色。教育应赋予学生未来意识,他们在选择科目和规划职业时应能作长远规划,不仅为高考和大学,更为未来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生涯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未来感,包括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和面对未知不确定世界的处事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变革,特别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

4

在板桥借址办学的时候,您带领着老师们创造性的办好四礼五节,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杨文芝:实验中学一直重视的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体现在四礼五节中,坚持德育为先,通过课程和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便是实验德育特色之一。因此,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老师们还是创造性地举办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合唱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这也既是实验范式的迁移,也是百年文化的传承。同样,在课程建设和课堂实践研究中,我们也始终坚持学生立场,以学生为中心,比如科学课程里的实验教学研究,比如引进乐队琴课程,特别是在实验顺义开展了四术一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美术、音乐和生涯规划)的走班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包容、担当,这是实验中学的核心文化,建校之初,我们就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予以实践。

5

学校的校训是“胜己者强、任重者远”,这又有怎样的寓意?

杨文芝:“胜己者强,任重者远”是我校的校训。我们是新建校,但家长和学生选择了我们,使得学校的中考录取分数线在顺义区排名靠前,这是百姓对优质教育的呼唤,同时也使我们担负了顺义 800多个家庭的期待。我们的团队直面挑战,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秉承实验中学百年文化积淀,同时又要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胜己者强”取自《老子》,强调真正的强者是那些能够不断超越自我,成长和发展的人。“任重者远”取自《曾子》,强调追求理想,承压抗挫,努力前行,同时能肩负使命,实现人生意义。对师生而言,“胜己者强,任重者远”会具体表现在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认知上,也会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体现。

6

您给学校提出“一起创未来”的口号,请问“创”字包含了您对学校的哪些期许?

杨文芝:实验顺义从二龙路 14 号而来,落地在后沙峪安庆街 51 号,这不仅仅是将百年文化直接种植在顺义的土壤里,也不仅仅是把实验范式迁移到顺义,而是结合本地文化,本校学生实际,创造出适合这片土壤的教育模式。这是实验顺义创未来的重要命题。管理团队带着百年文化而来,带着熏染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而来,不是简单的叠加,要充分研究当下区域文化及本土学情,创生出为了未来人的教育,创生出一个新的文化,新的生态。新学校不是简单复制本部,而是扎根顺义沃土,创造适合这里孩子的先进教育模式。“创”强调创新或创造的动态过程,这里还有一层含义,我们团队将自己视为创业团队,要求每位教师迎接挑战,共同打造学校。学校注重家校合作,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建设,携手规划学校和个人的未来。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这里提供机会,鼓励他们自主创造职业的辉煌。“创”字内涵丰富,有待我们创造地去解读。

结语

我们采访的三位校长都是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设计、落成、启航的关键人物,他们的工作奠定了学校文化基础,他们的论述是学校办学理念、方向、风格、品位的权威解释。下一期我们将介绍几位学校建设亲历者的故事,敬请期待。

 

 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诞生记

撰稿:张钊   编辑:李俊妍

初审:王韬   终审:杨文芝